课程设计原理
基于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,课程设置7个沉浸式场景:恐龙孵化基地(数字1-10)、彩色丛林(颜色词汇)、觅食时间(食物名称)、家族问候(社交用语)、化石挖掘(身体部位)、火山逃生(动作指令)、星空夜话(情感表达)。每天20分钟课程包含3分钟恐龙科普动画+10分钟互动游戏+7分钟儿歌跟唱,语言输入严格控制在i+1(现有水平+1)难度。
跨学科知识融合
课程暗藏古生物学知识点:通过比较腕龙(最长颈部)与霸王龙(最强咬合力)学习比较级,用恐龙灭绝事件引入天气词汇(meteor陨石/volcano火山)。考古学家角色扮演环节要求使用"Excavate挖掘""Bone骨头"等术语,同步培养科学思维。特别设计的"恐龙运动会"模块,将跳远(long jump)等体育名词与测量概念结合。
家长辅助系统
配套提供AR卡片工具,手机扫描即可触发3D恐龙互动。家长手册包含三类指导:语言输入技巧(如重复强化"This is a..."句型)、文化注解(恐龙英文名希腊词根)、应急方案(孩子抗拒时的5种游戏化转换策略)。每日学习后生成"探险报告",用恐龙勋章可视化学习成果,如"发音准确度→翼龙飞行高度""词汇量→恐龙体型"。
几个练习句子
T-Rex likes to eat meat
暴龙喜欢吃肉
Triceratops has three horns
三角龙有三只角
Let's count dinosaur eggs together
我们一起数恐龙蛋
This stegosaurus is green
这只剑龙是绿色的
Pterodactyls can fly
翼龙会飞
结论
该课程突破传统启蒙模式,将语言要素分解为可探索的"恐龙化石"。建议家长每日固定时段开启"探险任务",利用课程提供的恐龙手偶强化情景记忆。关键学习窗口是课后1小时内,可通过复述探险故事巩固内容。进阶者可延伸学习《恐龙大陆》英文绘本,或参与线上恐龙命名活动(需使用"I name it..."句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