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术语解析
1. 曼哈顿计划(Manhattan Project) - 起源:1942年启动,耗资20亿美元(相当于2023年约260亿美元) - 关键地点: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(影片主要场景) - 人员规模:峰值时期超过13万人参与 2. 三位一体试验(Trinity Test) - 时间地点:1945年7月16日,新墨西哥州沙漠 - 当量:相当于2万吨TNT - 命名来源:奥本海默引用约翰·多恩的宗教诗歌
科学概念对照
1. 临界质量(Critical Mass) - 定义:维持核链式反应所需的最小裂变材料质量 - 影片表现:多次出现的钚球组装场景 2. 核聚变与核裂变(Fusion/Fission) - 区别:裂变用于原子弹(如广岛“小男孩”),聚变用于氢弹 - 台词案例:“现在我们都成了死神”(梵文引用)
政治军事术语
1. 阿尔索斯任务(Alsos Mission) - 目的:追踪德国核计划进展 - 历史影响:发现德国研发远落后于预期 2. 格罗夫斯将军(General Groves) - 角色:曼哈顿计划军事负责人 - 著名决策:选定日本广岛为首次实战目标
几个练习句子
The Manhattan Project was the U.S. atomic bomb development program during WWII.
曼哈顿计划是美国二战期间的原子弹研发项目。
The Trinity Test was humanity's first nuclear explosion.
三位一体试验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核爆炸。
Uranium enrichment is a key technology for nuclear weapons.
铀浓缩是制造核武器的关键技术。
Chain reaction is the core principle of atomic bomb detonation.
链式反应是原子弹爆炸的核心原理。
结论
通过解析《奥本海默》中的30+个关键术语,我们不仅能更准确理解剧情,还能透视二战科技竞赛的真相。建议观影前掌握“曼哈顿计划”“铀浓缩”等基础词汇,观影后延伸了解“核不扩散条约”等现代衍生概念。这些术语既是科学发展的路标,也是人类反思战争的重要符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