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翻译核心原则:准确性优先
考研翻译评分标准中,准确性占60%权重。需注意:1) 专业术语必须统一(如‘sustainability’固定译为‘可持续性’);2) 禁止随意增减原文信息;3) 中文译文需符合《人民日报》语体规范。例:真题中‘cognitive dissonance’错误译法为‘认知不和谐’(扣分),正确应为‘认知失调’(心理学标准术语)。
二、英译中三大技术难点
1. 长句拆分:遇到超过3个从句的英文句子时,按‘主语单元’切分(如‘which’引导的定语从句独立成句);2. 时态转换:英语完成时态译为中文需添加‘已经’‘了’等标记词;3. 物称主语处理:将‘The research shows...’转化为‘研究表明...’等人称化表达。近5年真题显示,85%的扣分点集中在这三类问题。
三、中译英的高频失分点
考生常犯错误包括:1) 成语直译导致歧义(如‘亡羊补牢’误译为‘fix the sheep pen after losing sheep’,应作‘better late than never’);2) 中文无主句漏译(需补‘We/One’作主语);3) 量词过度使用(‘三个问题’译‘three questions’而非‘three issues’)。建议建立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双语对照语料库进行专项训练。
几个练习句子
Always prioritize translating the core structure of a sentence first.
翻译时要优先处理句子的主干结构。
For culture-specific terms, use 'literal translation + footnote' method.
遇到文化专有词时,可采用‘直译+注释’法。
Passive voice in English often converts to active voice in Chinese.
英语被动语态常转化为中文主动句式。
结论
考研翻译提升的关键在于系统性训练:每日精练1道真题(限时15分钟),重点分析《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》中的文化词处理技巧,同时积累经济学人等外刊中的高频术语。考前3个月应完成200句以上的互译练习,并建立个人错题本记录典型错误。记住:优秀的翻译既要‘形似’更要‘神似’。